科学家首次完成猛犸象RNA测序

2025-11-19 07:24来源: 参考消息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1月14日报道,科学家首次成功完成了对真猛犸象核糖核酸(RNA)的测序,打破了这种脆弱的遗传分子无法从极其久远的过去存活至今的假设。 RNA在脱氧核糖核酸(DNA)与生物体的蛋白质制造机制之间传递指令,充当将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信使。

RNA能够揭示某一特定时刻细胞中哪些基因是活跃的,以及细胞内的基因活动模式如何随时间变化。因此,古代的RNA能够让科学家了解灭绝物种的细胞状态。 

尽管在过去20年中,古代DNA研究背后的技术突飞猛进,但古代RNA研究却鲜有成功。原因之一是其结构,因为DNA分子是双链的,比单链的RNA更坚固。 

DNA提供了生物体的蓝图,但它所揭示的信息有限。研究论文合著者、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生佐薇·波雄说,RNA“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了解”这种蓝图在生物体的每个细胞中是如何实现的。 

她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对趣味科学网站记者说:“信使RNA(mRNA)恰如其名,是DNA的信使。换句话说,它将DNA指令的工作副本从细胞核带到细胞中。”她补充说,细胞的其他部分会遵循这些指令。

 在14日发表于美国《细胞》双周刊的这篇新研究论文中,研究人员探究了10个来自西伯利亚、可追溯至1万到5万年前、保存完好的真猛犸象标本。

 对姜黄色的未成年猛犸象尤卡的研究结果非常惊人。尤卡生存于大约3.9万年前,因此其RNA是迄今为止测序的最古老RNA。此前,保有这一称号的是大约1.43万年前的一只犬科哺乳动物的组织样本。

 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们发现的明确基因信号表明,之前基于身体特征被认为是雌性的尤卡实际上是雄性。 

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撰写论文期间在哥本哈根大学进化全息基因组学中心工作的埃米利奥·马莫尔·桑切斯说,此外,RNA(具体来说,“创造拉伸和收缩肌肉的蛋白质”的RNA)令人们得以深入了解尤卡的肌肉功能。他对趣味科学网站记者说,研究团队“还发现了一整套调控基因”。 

细胞死亡时,留下的是RNA的最后功能。桑切斯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这里捕捉到的是这些猛犸象在生命最后时刻(细胞内情况)的一张快照。” 研究团队在尤卡的肌肉RNA中所看到的情况,反映了它最后时刻的潜在恐怖景象。 

桑切斯解释说,他们发现了“尤卡肌肉中代谢细胞应激的分子证据”,这与另一个科学团队在2021年所描述的情况一致。 

在那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注意到了许多可能是穴狮留下的爪痕,以及较小捕食者在这头猛犸象身体和尾巴上留下的咬痕。但尤卡是被大型捕食者猎杀,还是死后被食腐,尚不得而知。研究人员不知道是什么导致了在RNA中观察到的细胞应激现象。(编译/裘芳)

科学家首次完成猛犸象RNA测序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11月27日,黑龙江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超级冰滑梯在建设中。今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在超级冰滑梯中融入万里长城的城墙和烽火台元素,让超级冰滑梯的“速度与激情”与万里长城的“雄关漫道”深度融合,尽显北国冰雪的雄浑之美。目前,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里,吊装、运输、切割设备轰鸣作业,工程车辆往来穿梭,陆续将有近万名建设人员投入各项建设工作中。
28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的枫叶迎来最佳观赏期,景区内的爱晚亭成为众多游客参观、拍照“打卡点”。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的枫叶迎来最佳观赏期,景区内的爱晚亭成为众多游客参观、拍照“打卡点”。
28
11月27日,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关键控制性工程——津沽海河隧道顺利贯通,为津潍高铁全线按期通车奠定坚实基础。11月27日,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关键控制性工程——津沽海河隧道顺利贯通,为津潍高铁全线按期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28
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11月26日,来自马来西亚的游客在西安市内免税店免税商品区选购香水。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西安市内免税店位于西安钟楼商圈,经营面积约2050平方米,分设免税商品区与有税商品区,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27
11月26日,在宁波市江北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师(右二)在青年夜校的服装设计课上指导学员。目前,“江北青年夜校”已开办7期,开设了小语种、舞蹈、音乐、服装设计等课程,累计服务青年学员9600多人。
27
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龙门阵大道的中国石化半山环道综合加能站是国内首座应用储氢井技术的加氢站。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龙门阵大道的中国石化半山环道综合加能站是国内首座应用储氢井技术的加氢站。
27
这是11月25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成功的模拟画面。新华社记者 王春涛 摄  这是11月25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过程的模拟画面。
26
11月25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在中国黄海海域顺利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在复杂海况下,“通浚”轮“智慧、高效、全能、环保”的先进特性得到验证,各项关键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标准。
26
11月25日在黑龙江哈尔滨拍摄的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建工程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11月25日,随着20万立方米存冰陆续运抵园区,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建工程正式启动。
26
11月14日,中国海警黄岩舰在黄岩岛领海开展常态化巡航(无人机照片)。近年来,我国海警在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守护海疆安全。近年来,我国海警在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守护海疆安全。
2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