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变”与“不变”

2025-06-12 08:55来源: 人民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韩再芬

  黄梅戏是一个颇具观众缘的剧种,从田间地头的表演开始,到上世纪50年代的《天仙配》《女驸马》,再到当代,它的题材内容从未与老百姓断联过,始终与观众保持协同度的一致。如何从自身地域文化里不断找到生长出来的题材并与黄梅戏的剧种气质相契合,是一个难题。

  在创作黄梅戏《六尺巷·宽》时,我们打破传统叙事模式,从新视角挖掘传统故事的时代价值。剧情没有从一品大员张英的角度入手,而是从民间力量中寻根,即以大学士张英在老家桐城的侄媳“倾宁夫人”为第一视角,去深挖社会学、司法、政治学等方面的深刻价值,探讨法理与人情的冲突。如此一来,我们既逃离了以往同类型题材的创作窠臼,又让古老故事在现代语境下重焕生机。

  从局限于舞台现场的有限传播,到借电影、电视走进千家万户,再到互联网时代借助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兴平台实现多元传播,黄梅戏的传播历程正是不同时代艺术传播媒介的缩影。当下,黄梅戏面临的传播挑战,本质上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快节奏、多元化文化生态中的生存困境。这促使我们思考文化传播中的“变”与“不变”:传播方式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尊重时代的规律;但黄梅戏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这一核心价值,是在传播过程中必须坚守的“不变”。剧场是戏剧的大本营,无论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也替代不了演员的“真情实感”,观众只有真正走进剧场,才能切身体会到一个充满魅力的气场,让自己成为演出的一部分,这是银幕、网络、AI技术等媒介无法给予的感受。

  当年《天仙配》《女驸马》的成功,是黄梅戏主动与时代相谐、与大众共情的结果。今天,黄梅戏同样需要聚焦时代潮流、研究大众需求,找到新的同频共振。只有这样,黄梅戏才能在历史长河中持续闪耀,在时代的舞台上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永恒价值。

  (作者为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 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42年7月,画面中身着戎装的少年目光如炬、坚定刚毅。新中国成立后,王生转战公安战线与工业建设前沿,先后在无锡市公安局、江苏省公安厅和南京钢铁厂工作。
01
这是7月31日在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拍摄的麦田(无人机照片)。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
01
2025年4月22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拍摄的弱水河与狼心山风光。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2024年7月30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拍摄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无人机照片)。
01
7月3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长平村一处葡萄基地,党员志愿者、民兵帮助农户排水通渠。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已于7月30日凌晨和下午在浙江省舟山市和上海市奉贤区先后登陆。
31
7月26日至30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率飞虎队老兵后代及多所飞虎队友谊学校的师生访问湖北。
31
夏日时节,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密,气温适宜,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避暑休闲。
31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
29
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
30
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30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展览展出了近年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雄安古州城遗址开展考古发掘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展出相关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修复的唐代龙首、战汉时期陶量等珍贵文物首次以修复完成状态向公众展示。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