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飘出新韵味

2025-06-03 10:02来源: 经济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2025北京国际茶业展上,观众在张一元展台品尝新茶饮。

  本报记者 吉亚矫摄

  绿茶幽香、红茶醇厚、果茶清爽……各式各样的茶饮,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带动了茶产业发展。我国茶叶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2024年茶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持续30年的增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预计,今年我国茶园面积将突破5300万亩,总产值约3300亿元,全产业链总体规模约1.13万亿元。

  近日,2025北京国际茶业展举行,展现中国茶产业的新业态、新场景、新应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表示,要更好落实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三茶”统筹,从消费端与供给端双向赋能,为传统茶产业向现代化迈进注入活力。

  做优茶产业

  “抹茶应该如何冲泡?”“有什么营养价值?”在展会上,消费者对抹茶很感兴趣。“现在消费者更注重饮品的丰富营养价值、清新口感和高颜值。”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云说,以此为契机,公司研发抹茶产品,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加工标准化、智能化。同时,产业链不断延伸,开发抹茶拿铁、抹茶瓶装饮料等多款产品,受到年轻消费者喜爱。

  依托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寡日照的独特地理气候条件,近年来贵州铜仁大力发展抹茶产业。铜仁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肖楚介绍,当地连续多年举办梵净山抹茶大会,相继发布产品标准、技术规程等,构建了抹茶种植、采摘、加工、运输、审评检验等全产业链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计划到2026年,铜仁市抹茶基地达到8万亩,引进和培育抹茶关联产业企业5家,抹茶综合产值达17亿元以上。

  面对消费市场的年轻化、多元化、健康化趋势,众多茶企积极投身产品创新。中华老字号张一元积极拥抱新茶饮市场,首家奶茶店已经开业。

  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霍文斌介绍,公司关注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变化,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和产品结构,其直播团队也会在现场开播。“我们注重线上线下产品营销协同发展,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线上渠道拓展新零售网络,同时加强实体门店服务,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霍文斌说。

  从茶园到茶杯,从茶饮到茶生活,茶产业正向全品类、全场景、全生态价值链升级。王庆表示,年轻消费群体为茶产业发展融入了时尚潮流元素,也对各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产品创新上,茶企要深耕茶叶的功能性成分,拓展产品品类,满足消费者不同场景下的饮茶需求;在品牌建设上,茶企可以通过创新营销方式,加强年轻消费者的参与感和品牌认同感。

  做活茶文化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超20亿人饮茶。“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

  本届北京国际茶业展深挖茶文化,赋能新消费。走进主宾城市泉州展区,制茶大师正在展示传统工艺摇青,吸引观众互动体验。现场还集中展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茶罐、陶瓷香器、香薰等融合文创产品,展现与茶相关的生活方式。泉州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叶品种丰富,2024年茶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460亿元。泉州市政协主席肖汉辉表示,希望通过融合茶、香、瓷的沉浸式展区,让大家感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茶为媒,“茶文化+研学”“茶文化+康养”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有1000多年的产茶制茶历史,“政和白茶”成功入选2024年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名单。政和县茶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余华珠介绍,将通过中国白茶城、中国白茶博物馆、三茶融创园、白茶研发中心等,建成集科学研究、商贸物流、文化教育、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特色小镇,打造包括茶馆茶楼休闲、沿街沿溪茶文化体验、茶庄园等在内的文旅康养集群,提升茶业三产融合度。

  茶文化不断外延,拓展新场景。展会期间,北京市西城区在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举办“茗香花韵”活动,将茶文化与花卉艺术相结合,通过茶席插花、花间煮茶等形式,打造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北京市西城区委常委、副区长王波表示,活动融入非遗市集、国潮文创等特色元素,助力茶产业与“花经济”协同发展。“茶BA”篮球联赛、北京雨燕茶文化活动等同步举行,推动茶文化跨界融合,提升茶品牌影响力。

  做强茶科技

  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近年来茶产业发展的亮点,贯穿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虫情测报站、茶园气象站、物联网茶园纷纷落地。头部茶企已建成智能化生态产业园并投入使用,推动我国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广西横州市多家企业以组团参展的形式亮相北京国际茶业展。“横州在花茶制作工艺上不断探索,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术,推出多款受市场欢迎的茉莉花茶。”横州市茉莉花产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永晶介绍,当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携手,搭建茉莉花“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开展“茉莉花产业高光谱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合作。在科研机构助力下,横州市建设“数字茉莉”种植大棚,运用智能光照、温湿度控制系统及监控传感设备,优化生长环境,制定种植标准,保障品质安全。

  通过深加工技术开发,茶叶衍生出丰富的产品矩阵。目前,茶产业积极开展茶饮料、茶食品等研发工作,加速拓展增长赛道,为茶产业深层次转型升级提供内在动能。例如,吴裕泰推出茉莉花茶冰淇淋和茶月饼等创意美食。茶渣资源化利用技术催生了如茶多酚面膜、茶纤维服装等产品,进一步提升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率。“很多观众来展台体验纯露、精油皂、唇膏、面膜等快消类茉莉产品。”广西茉莉诗黛生物科技公司运营总监黄海梅说。

  数字技术正在重构茶产业生产范式。在北京市西城区展区,观众可以看到茶叶全流程溯源信息,这得益于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的“中国茶可信数据空间”。北京市西城区政协主席刘国强表示,西城区重点打造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高地,以“数字赋能、业态创新、品质升级”为主线,推动马连道茶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经过多年发展和迭代升级,马连道已成为拥有十一大茶城、1700余家茶企的茶产业特色街区。

  从新茶饮火爆出圈到老字号守正创新,从茶文化推广到茶科技应用,各茶企立足自身地域特色与产业优势,在工艺传承、科技赋能、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传统茶产业正散发新韵味。(吉亚矫)

[责任编辑: 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汽车产业是北京制造业第一大产业,2024年北京汽车与交通产业实现产值超过44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据介绍,小米汽车、理想汽车等8家在北京生产制造的整车企业2024年在京产量114.5万辆,同比增长13%,其中在京新能源汽车产量29.4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
19
拼版照片:左上为斑文鸟;右上为蓝喉拟啄木鸟;左下为红耳鹎;右下为灰头绿鸠(6月15日摄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素有“动物王国”“森林生态博物馆”等美称。
19
当日,在由哈尔滨西开往齐齐哈尔南的D6993次动车组列车上,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黑龙江省文旅部门,开展齐齐哈尔烤肉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当日,在由哈尔滨西开往齐齐哈尔南的D6993次动车组列车上,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黑龙江省文旅部门,开展齐齐哈尔烤肉美食文化体验活动。
19
6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实施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6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实施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
18
6月17日,在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车辆段,检修人员对列车进行检查维护(无人机照片)。连日来,在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车辆段,检修人员加紧对列车进行检修、维护、全方位排障,为即将到来的暑运做准备。
18
6月17日,农机手操作联合收割机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大齐各庄镇的田间收割小麦。近日,河北省唐山、秦皇岛等冀东地区的小麦迎来收获季,当地农民抢抓晴好天气开展机收作业,田间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
18
国家统计局6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平稳运行,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国家统计局6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平稳运行,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
17
这是在法国巴黎近郊举行的第55届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巴黎航展)上拍摄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展台产品模型(6月15日摄)。这是在法国巴黎近郊举行的第55届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巴黎航展)上拍摄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展台产品模型(6月16日摄)。
17
当日,飞行服务航线连接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核心区域的汉商低空港正式投入运营。当日,飞行服务航线连接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核心区域的汉商低空港正式投入运营。
17
6月15日,在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小朋友手持购买的文创产品在铜鎏金铺首衔环前比对。本次展览分为“楚地风云”“楚物生辉”“楚王玄宫”三部分,共展出来自安徽博物院、淮南市博物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129件(套)文物,展期将持续至10月8日。
16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