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新科技赋能森林粮库

2025-03-24 10:25来源: 经济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潘 璐

  森林粮库作为一种创新的生态农业模式,逐步成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丰富‘森林粮库’”,标志着这一概念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森林粮库不仅是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来源,更是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借助新兴科技赋能森林粮库建设,实现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双赢,成为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

  建设森林粮库“智慧大脑”。基于深度学习的生态系统监测技术,可实现对森林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及早发现病虫害威胁,保障生态系统稳定。在精准农林业方面,AI算法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和环境参数,优化种植密度、灌溉策略和收获时机,显著提高粮食产量。例如,通过分析土壤、气候和植被数据,AI可以为不同区域提供定制化的种植建议,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AI预测模型能够帮助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森林保护与粮食生产的平衡。通过模拟不同管理策略的长期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避免短视行为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构建森林粮库“感知神经”。低功耗传感器网络可全天候监测土壤湿度、养分、光照等关键参数,为精准管理提供数据支持。自动化设备如智能机器人和无人机,正在改变传统的种植、监测和收获方式,不仅能减少人力需求,还能在人类难以到达的区域执行任务,扩大了森林粮库的有效管理范围。边缘计算设备则解决了偏远地区数据处理的难题,使得网络条件不佳的山区也能实现智能化管理,为森林粮库建设消除了数字鸿沟。

  打造森林粮库“透视眼”。通过构建森林粮库的数字孪生模型,管理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拟不同管理策略的长期影响,评估各种条件对生态系统和产量的潜在影响,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管理计划。增强现实技术(AR)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了强大工具,林业工作者可通过AR设备获取实时数据,如树种识别、生长状况评估、最佳采收时间等信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生态系统仿真技术则能够模拟气候变化、水资源变化对森林粮库系统的影响,提前预警潜在风险,增强系统韧性。这对于应对日益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保障森林粮库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铸就森林粮库“得力臂膀”。新一代智能林草机械装备突破了传统人工作业的局限,实现了从种植、养护到采收的全流程智能化。在陡峭山地,履带式多功能林业机器人能够精准完成造林补植任务,其适应性履带系统可在陡坡上稳定作业,植树成活率比传统方式有了大幅提高。智能化林下经济采收设备配备视觉识别系统,能够自动辨别林下菌类、药材的成熟度,实现精准采收,减少资源浪费。无人机集群与地面机械协同作业的“空地一体”模式,使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效率显著提升。这些装备大多采用清洁能源驱动,噪声低、排放少,最大限度减少了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干扰。

  森林粮库建设关乎粮食安全与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工程。当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实现完美转化,当科技创新与生态智慧深度融合,不仅守护了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用好新科技赋能森林粮库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智慧,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潘 璐)

[责任编辑: 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近日,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的15000余亩油菜花竞相绽放。
24
近期,浙江省建德市更楼街道城南城市田园的油菜花竞相开放,一场春日花田市集也在花田边开启,游客们支起帐篷天幕在田间赏花海、品美食,尽享春光。
24
学生们举哑铃进行力量训练,跟着节拍器有氧慢跑、心率水平受到实时监测……这是中国农业大学减脂课的场景。3月21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参加减脂课的学生在操场跑步。
24
这是3月21日拍摄的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送端站——巴里坤换流站(无人机照片)。
23
仲春时节,贵州省多地油菜花竞相绽放。仲春时节,贵州省多地油菜花竞相绽放。仲春时节,贵州省多地油菜花竞相绽放。仲春时节,贵州省多地油菜花竞相绽放。仲春时节,贵州省多地油菜花竞相绽放。
23
3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实验室,合成微生物组与污水资源化创新团队科研人员在交流实验方案。
23
近年来,天津市滨海新区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民营企业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助推民营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多措并举助力民营经济实现“加速跑”。2024年,滨海新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9.1%,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5.8%,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明显增强。
22
3月21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
22
3月21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我国建成覆盖日地空间全圈层的综合性空间环境地基监测设施,将显著提升我国空间天气预报预警能力。
22
3月19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双星村智能育秧基地,技术人员在育秧育苗区查看秧苗的生长情况。春耕时节,在重庆市永川区、梁平区的乡村田间地头,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和农机设备活跃在春耕的第一线,加速赋能春耕备耕,助力春季农业生产提质增速、降本增效。
2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