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钱袋子”花得明白见效

2024-11-13 09:54来源: 经济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图为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东江实验室)内,研究人员正在核对实验数据。 本报记者 董碧娟摄

  财政部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1349亿元,同比增长0.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2877亿元,同比增长1%。虽然地方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收支压力依然较大。如何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管好用好“钱袋子”,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发挥撬动效应

  10月下旬,记者来到位于广州南沙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高新沙泵站。只见70多米高、镶着层层“白边”的调压塔高耸入云,宽阔的高新沙水库微波荡漾。

  “这是广东已建成的投资规模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资源配置工程。”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万玲告诉记者,工程于2019年5月份全面开工建设,今年6月份正式供水运营。通过平均埋深60米的地下输水隧洞,实现从西江水系向珠三角东部引水,全长113.2公里,可惠及粤港澳大湾区超3200万人口。

  大型水利工程投资大、融资难、见效慢,资金问题怎么解决?专项债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开工建设以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累计发行省本级专项债券约111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过百亿元。发行的专项债券平均年利率大幅低于同期同档次银行融资利率,预计可降低单方水价0.12元。专项债不仅让项目资金更充裕,还推动支出更规范。广东财政、水利等部门联合制发管理办法,对专项债券资金管理的合规性、计划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更好发挥惠民生、促投资、稳就业、护生态等作用,助力工程全面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

  记者从广东省财政厅了解到,广东坚持“项目为王”,以资金使用绩效、带动扩大投资为“指挥棒”,优先支持重点项目多和拉动投资作用显著的地市。2024年,广东已安排超80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作为重大项目的资本金,充分利用专项债券资金积极支持铁路、收费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建投资,“四两拨千斤”效应充分释放。

  为提升专项债效能,广东各地市积极探索,推出了不少创新实招。比如广州市探索对专项债资金实施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2023年起广州市对每个新增专项债项目,绩效目标与债券资金同步下达。惠州市优化专项债券资金拨付机制和流程,待省转贷下达资金和指标后,第二天即转贷至县(区),确保项目及时拿到资金。深圳市通过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工作专班机制,统筹谋划专项债券项目质量,提升项目申报质量。

  “要确保宝贵的专项债券资金切实用到刀刃上。”广东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推动地市实行专项债券专户管理,有力防止债券资金被挤占挪用;深化专项债券穿透监测,实现对每个项目、每笔资金的穿透监测;加强审计检查,从严监督债券资金支出使用,确保专项债券资金不浪费。

  优化支出结构

  今年以来,地方强化财政资金统筹,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前9个月,北京市城乡社区支出736.5亿元、增长10.5%,重点支持22号线等轨道交通建设,加强城市运行保障。广东省上半年农林水支出509亿元、增长7.8%,住房保障支出完成388亿元、增长15.9%。福建省前8个月民生支出超297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2%,持续保持在七成以上。

  “这么好的实验条件让人心动。”在位于广东惠州市的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东江实验室)内,曾在国外工作10多年的曾日华研究员带着记者参观实验室时说。这一实验室于2019年启动建设,依托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惠州市优势产业开展科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已汇聚400多人的人才团队,孵化成立5家企业,累计营收1.6亿元。

  惠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北如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东江实验室为例,在2020年到2022年启动建设期,惠州市财政累计投入建设经费12亿元,省财政奖补2.69亿元。2023年实验室进入运行期后,省市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投入机制。除此之外,实验室申请各级财政专项资金及科研项目,已获批资金支持近1亿元。

  众多企业感受到了财政支持的温度。班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程婉滢告诉记者,公司落地深圳龙岗5年,累计获得各类扶持资金超过100万元。

  “我们感到财政对企业的优惠政策更精准,落地更及时。”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仇明全表示。

  在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方面,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超过10万亿元,并督促地方将财力下沉基层,优先足额安排“三保”经费预算。目前基层“三保”呈现总体平稳、局部偏紧的态势。各地通过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加大财力下沉力度,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持续深化改革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所谓零基预算,即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进行预算编制,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先谋事、再排钱”,打破基数依赖。目前,多地围绕零基预算已经开始积极探索。

  10月8日,江苏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了《江苏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方案》。此前,江苏财政部门对工信、发改、科技3个部门的专项资金启动“零基”试点,测算下来节约了超10亿元的财政资金。此次改革将以前对基本支出的“零基”扩大到项目支出的“零基”,将对3个部门的“零基”改革试点扩大到2025年所有的专项资金。

  近期,广州市召开市本级零基预算改革宣讲会,部署推动零基预算改革工作。“我们对项目支出预算以零点为基础,由各部门拿项目竞争预算,从项目储备度、成熟度、优先度等维度出发,按轻重缓急排序分配,打破财政支出固化格局。”广州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零基预算的探索其实以前就有,但现在明显感觉到各部门积极性、主动性更强了。

  安徽全面清理重塑省级185项支出政策,打破“基数”观念和支出固化僵化格局,清退压减资金86亿元。同时,将分散在各部门的财政“零钱”整合为15个专项资金,通过政策跨部门统筹、资金跨部门整合、工作跨部门协同,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除零基预算外,各地还想方设法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和合理分配,坚持过紧日子。以江苏为例,省级“三公”经费预算连续10年只减不增,2024年比2014年下降56%;2024年省级信息化项目运维经费较2023年压减5%以上;对项目已完成、已取消或当年难以实施的,及时收回资金统筹使用,2020年以来省级累计收回资金超过100亿元。

  广东对成本效益不高的建设实施内容,由立项审批部门和财政部门提出整改意见。2023年,对4272.23亿元开展事前绩效评审,核减率超16%。

  “过紧日子不是一时之需,而应成为长期制度。各地需持续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严格执行会议差旅、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同时,在硬化预算约束、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标本兼治,切实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教授乔宝云表示。(董碧娟)

[责任编辑: 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不断优化就医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信用就医”“一站式就医”等便民服务,方便患者就医。
23
新华社三亚11月22日电(记者高萌、刘邓)椰风入海,夕辉成绮。
23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大力发展竹产业,持续推动林竹资源价值转化,培育健全食品加工产业链,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23
题:探访亚布力:亚冬会给冰雪小镇再添一把“火”新华社记者 沈易瑾 摄  新增多类型雪道、优化造雪系统、打造新型社交式滑雪场……在服务亚冬会高标准赛事的同时,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全面升级雪场雪道,满足不同人群的滑雪需求。
22
↑2024年5月15日,在海南省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易克贤(左一)和坦桑尼亚留学生姆卡帕·萨姆森(左二)等在查看剑麻育种材料长势。↑2018年9月22日,在三亚市美丽乡村旅游文化节期间,苗族黎族父老乡亲与游客齐聚三亚苗寨,跳起欢快舞蹈。
22
由中交路建承建的富龙西江特大桥将于11月22日通车。富龙西江特大桥西起佛山高明区,东至佛山三水区,全长1770.6米,主桥为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富龙西江特大桥西起佛山高明区,东至佛山三水区,全长1770.6米,主桥为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
22
在澳门路环石排湾郊野公园大熊猫馆,中央赠送澳门的大熊猫“开开”“心心”和它们的双胞胎儿子“健健”“康康”过着闲适快乐的生活,它们时而食用竹子,时而与游客“打招呼”,憨态可掬的样子吸引了游客的目光。
21
初冬时节,红嘴鸥从寒冷的西伯利亚等地大规模飞抵云南昆明,栖息在滇池一带,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初冬时节,红嘴鸥从寒冷的西伯利亚等地大规模飞抵云南昆明,栖息在滇池一带,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21
新华社天津11月20日电(记者隋福毅、王宁)走进天津古文化街,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
21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蛇年新春特别版——“蛇墩墩”系列新品19日在北京发布。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11月19日,主创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在发布会上介绍“蛇墩墩”的设计与文化理念。
2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