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黑名单可以有,但“终身禁入”需谨慎

2024-06-19 10:20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龙敏飞

  据媒体报道,6月9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布不文明行为通报称,主播朱某某因长期利用民宿阳台等处对该中心神树坪基地非展区进行直播,被终身禁止进入该中心各基地参观。类似情况并不鲜见,记者梳理发现,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多个景区都有将具有不文明行为的游客列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即旅游黑名单),甚至终身禁入的情形。

  文明旅游一直都是社会各方的呼吁,也是社会各界的共识。遗憾的是,总有人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发生。比如,2022年5月,游客郑某进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后,擅自打开温室窗户,盗挖价值12800元的珍稀植物;再比如,今年4月,6名游客在四川省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参观时,向大熊猫身上吐矿泉水、向大熊猫室外活动场内投掷物品……这些游客因为自己的行为,进入到景区的黑名单里。

  对各大景区来说,无论是保护公共资源,还是营造文明旅游氛围,都离不开游客的积极配合。游客人数众多、素质参差不齐,的确有可能存在一些不可控的负面影响。而景区及时推出黑名单制度,则具备一定的倒逼效应。如此,不仅有利于保护好景区景观的安全,更是对良好旅游氛围的一种呵护,其积极价值不言而喻。

  设置黑名单,的确有据可依。2016年5月26日起开始实施的《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将9种游客在境内外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因违反境内外法律法规、公序良俗,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这样的规定,就是“景区黑名单”的来源。对景区管理来说,为了更加方便和安全,将违反相关规定的游客纳入黑名单,的确很有必要。

  不过,这一《办法》还规定,“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1年至5年,实行动态管理”。这意味着,所谓的黑名单,与个人的征信系统有些类似,不是长期的,而是可以“消除”的。这般做法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黑名单制度是为了警示和惩戒,设置必要的时间期限也更加科学。但如今,一些黑名单动辄就“终身禁入”,这似乎有些过犹不及。这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且“终身禁入”是非常严重的处罚,更需要科学的考量和权威的法律法规。只有在前端将相关法规不断完善,后端的“终身禁入”才显得更有价值与意义,也才更加令人信服。

  一言以蔽之,游客黑名单可以有,但终身禁入需谨慎。黑名单的目的是行为纠偏,而不是永远剥夺一个人进入景区的权利。这背后的边界要分清楚、底线要维护好,唯此,才能营造出更加健康的旅游环境。(龙敏飞)

[责任编辑: 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旅游景区人潮如织、消费场景不断“上新”、文旅市场亮点纷呈……国庆长假期间,各地假日经济热力十足,流动中国彰显生机活力。
06
国庆假期,数千名建设工人坚守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各项目工地,加紧施工,保障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06
近日,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所在的坝上地区迎来土豆收获季。近日,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所在的坝上地区迎来土豆收获季。近日,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所在的坝上地区迎来土豆收获季。
06
国庆长假期间,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交界处的黄河壶口瀑布迎来众多游客,观赏“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景象。
05
金秋时节,各地陆续进入收获季,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05
国庆假期,人们用多种方式休闲放松,乐享假期。
05
国庆假期,大江南北,许多劳动者坚守岗位、辛勤工作,用忙碌的身影,定格下祖国金秋时节的动人画面,刻录下奋斗中国的美丽剪影。
04
国庆假期,大江南北,许多劳动者坚守岗位、辛勤工作,用忙碌的身影,定格下祖国金秋时节的动人画面,刻录下奋斗中国的美丽剪影。
04
国庆期间,粤港澳大湾区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江面船舶来来往往,跨江跨海通道车流滚滚,一派繁忙景象。
04
新华社记者 程济安 摄  10月2日,在湖南常德河街,擂茶馆店长伍克祥正在制作擂茶。
0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