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中心城平均通勤时耗51分钟,西南方向上班出发最早

2022-04-20 17:07来源: 千龙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1北京市通勤特征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北京中心城的平均通勤时耗是51分钟,平均通勤距离是13.3公里。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智能交通所高级工程师雷方舒在节目中介绍,其中“非通勤”需求——购物、就医、娱乐、旅游等这种随机需求的出行,平均时耗只有40分钟,出行距离大概在10公里左右。通过测算,早高峰通勤占比能够达到80%,非通勤出行在早高峰只占到20%左右。在平峰时段,比如11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非通勤出行量能占到80%以上。

  去年北京中心城区45分钟以内通勤占比52%

  45分钟以内通勤是城市交通一个重要指标,《北京建设健康城市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也把45分钟以内通勤列入到了体检指标当中。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市中心城的45分钟以内通勤占到了52%。其中,居住在二三四环的居民45分钟以内通勤占较高。

  燕郊来京通勤人群超30%在北京CBD工作

  《2021北京市通勤特征年度报告》显示,河北燕郊来京工作通勤人群中,有超过30%的人在北京CBD工作,超过10%在通州。除此之外,中关村、望京、亦庄等地也都有燕郊来的工作者分布,主要还是在北京东部区域为主。他们大多早晨6点就要出门,早高峰整体比城区提前1小时左右,极端通勤人群占比很高。

  环球影城的三条主要通道流量大

  环球影城位于城市副中心,又在京哈、东六环两条高速的交界处,同时又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环球影城,备受关注。开园之后环球周边的人同比增长不少,从环球开园后的第一个国庆假期特征来看,大部分游客在上午9点半到10点左右入园,晚上8点左右离开,从下午14点到下午19点这段时间内,园区游客数量最高。

  游客到环球来的主要通道有三条,两条地铁线通道:1号线和7号线,还有一条京哈高速。东六环也是一条重要通道,但是流量还是明显低于京哈一些。

  雷方舒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环球周边的交通运行情况还算良好。道路、轨道的供给能力都比较充足,游客进场、散场都比较有序,随着疫情状况的缓解和未来环球影城二期工程的竣工,周边交通压力会进一步增加。

  受疫情影响,北京节前后通勤迎来新变化

  2021年北京通勤表现出了受疫情影响的特殊的特征,春节假期前后为疫情防控最严峻时期,往年返乡带来的节前后通勤出行下降现象明显减弱,而“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小长假前1-2天通勤出行出现一定幅度的减少。

  极端通勤区域“起早贪黑”

  雷方舒在节目中介绍,五六环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的占比要高,尤其是像回天以北、通州、大兴,都是比较明显的极端通勤占比略高一些的区域,当然最高的还是北三县,燕郊地区到北京来工作的通勤者,极端通勤十分严重。

  从工作的区域来看,可以总结为“南高北低”,也就是说在长安街以南像金融街、CBD、丽泽、亦庄等区域上班的人45分钟以内通勤的占比要高一些,而长安街以北像中关村一带、望京、上地等区域都明显极端通勤比例要更高。

  北京早高峰特征:城市“苏醒环”

  北京早高峰是7点到9点,但并不是7点一到,全市各个地方都是早高峰了。北京的早高峰是从西南向东北这个方向逐渐开始的。

  雷方舒介绍,北京是从西南方向开始苏醒的,住在西南方向房山、石景山等地的工作者上班出发最早,基本上是在7点半以前;然后逐渐到西南三、四环周边的工作者开始踏上了通勤的道路,基本上是在7点半到8点左右;然后最后蔓延到东北方向,像住在东北方向回天地区、望京、CBD等这些区域的工作者,大多要在8点以后才开始踏上上班的路。就是这样一层一层开始的早高峰,我们把这种早高峰通勤的空间蔓延起了个名字叫做北京的城市“苏醒环”。

  北京早高峰存在5条通勤走廊

  《2021北京市通勤特征年度报告》显示,北京早高峰通勤基本上是向心的,有五条非常明显的通勤走廊。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智能交通所所长孙建平在节目中介绍了这五条通勤走廊。

  从东边通州到CBD及周边方向

  东北部从望京到CBD以北以及CBD的方向

  北部从天通苑到CBD以北、及CBD的方向

  西北部从昌平到回龙观再到上地、中关村方向

  西南方向从房山到丰台科技园的方向

  “非通勤”出行叠加,北京晚高峰比早高峰更堵

  雷方舒介绍,北京早高峰的持续时间短一些,但是通勤集中度更高,最高峰时段在7点到8点,小时通勤占比能够达到15%。晚高峰由于企业下班时间不同,形成三个下班晚高峰,分别是下午17点、17点半、和18点。

  下班人群被分散了,晚高峰时间也就被拉长了,再加上有很多加班人群,晚高峰的持续时间就相对比较长,高峰也就相对没有那么集中,最高峰时段在17点到18点,小时通勤占比也就只有10%。

  通过交通指数监测,晚高峰其实比早高峰还要更堵一些,是因为晚高峰通勤之外的餐饮、娱乐、休闲等这些我们叫“非通勤”出行的叠加,导致晚高峰出行的交织,进而加重了道路的拥堵状态。

  早晚高峰出行两招避堵

  一方面,通勤过程中如果有可能尽量的采取公共交通方式,释放部分道路压力;另一方面呢,如果是弹性比较大的一类出行,可选择尽量的避开早晚高峰时段,也就是避开造成早晨7点到9点,晚上17点到19点这两个最高峰时段。

  受新政策影响,早晚高峰出行出现变化

  受“双减”政策影响,2021年9月的早晚高峰出行较2020年9月同期出现了一些变化:早晨5点到7点出行量略有降低,而7点到9点的出行量有所增加;早晨第一个高峰时间延后约15分钟,第二个高峰时间延后约5分钟;而晚高峰三次高峰均延后约5分钟。

  转自:北京交通广播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11月25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成功的模拟画面。新华社记者 王春涛 摄  这是11月25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过程的模拟画面。
26
11月25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在中国黄海海域顺利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在复杂海况下,“通浚”轮“智慧、高效、全能、环保”的先进特性得到验证,各项关键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标准。
26
11月25日在黑龙江哈尔滨拍摄的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建工程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11月25日,随着20万立方米存冰陆续运抵园区,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建工程正式启动。
26
11月14日,中国海警黄岩舰在黄岩岛领海开展常态化巡航(无人机照片)。近年来,我国海警在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守护海疆安全。近年来,我国海警在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守护海疆安全。
25
11月24日,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存冰场,工作人员拆除冰垛外层保温材料(无人机照片)。超过10万立方米的存冰将被陆续运往验冰场,经过专业人员的严格检验后,被运送至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用于冰建景观建造。
25
近日,重庆半山崖线鹅岭栈桥正式对外开放。近日,重庆半山崖线鹅岭栈桥正式对外开放。近日,重庆半山崖线鹅岭栈桥正式对外开放。近日,重庆半山崖线鹅岭栈桥正式对外开放。近日,重庆半山崖线鹅岭栈桥正式对外开放。
25
11月23日,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广(广州站)南(广州南站)联络线西塱隧道“永庆号”盾构机累计掘进里程突破1500米,顺利达成该隧道的过半掘进点。11月23日,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广(广州站)南(广州南站)联络线西塱隧道“永庆号”盾构机累计掘进里程突破1500米,顺利达成该隧道的过半掘进点。
24
冬日时节,拉萨市林周县迎来大批越冬候鸟,黑颈鹤、斑头雁、赤麻鸭等候鸟在河谷、湖泊等地觅食、休憩。冬日时节,拉萨市林周县迎来大批越冬候鸟,黑颈鹤、斑头雁、赤麻鸭等候鸟在河谷、湖泊等地觅食、休憩。
24
珠穆朗玛峰脚下的西藏定日县措果乡野江村,靠近珠峰方向为建成并交付群众使用的新房(11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进入冬季,珠峰脚下西藏定日地震灾区重建的2.2万余户民房和维修加固的1.05万余户房屋已全部交付使用,群众陆续搬入新居温暖过冬。
24
目前,“亘古巨制 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千秋文脉万古流——文澜阁《四库全书》整理出版工程特展”等多个展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前来观展。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