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设区市有重要考古发现!

2022-04-17 18:23来源: 江西新闻广播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

  现五代至宋元时期文化堆积

  目前已提前完成田野发掘任务

  系九江老城区首次

  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的考古发掘

  近日,九江市和中广场附近一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工地发现一处五代至宋元时期文化堆积!这一消息让九江这座千年古城再添一笔浓重的历史文化色彩。

江西一设区市有重要考古发现!

  连日来,省市考古人员正紧锣密鼓地发掘。目前已完成田野发掘任务,发现了灰坑、房址、排水沟、水井等古代文化遗迹。发掘出土大量珍贵的五代至明清时期的陶瓷器、铁器、铜器、玉器,可辨器形有碗、盏、碟、灯、壶、盘、杯、枕、钱币、人物塑像、动物塑像等。

  工地位于九江市民熟悉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原来,为了进一步改造塔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去年我市启动了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及地下人防停车场用地A阶段项目建设。由于这一重点工程项目涉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生命活水医院旧址的监控地带,为贯彻落实国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按照既有利于经济建设,又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原则,市文广新旅局高度重视,市文物保护中心主动参与配合该项目建设,并多次向省文旅厅汇报,请求对该项目的支持性意见。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勘探和现场调查,在项目用地(生命活水医院旧址建设控制地带外)发现有一处五代至宋元时期文化堆积,该处文化堆积具有重要考古价值。在征得国家文物局和省文旅厅同意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市文物保护中心、市博物馆立即对项目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据介绍,考古发掘工作于去年11月顺利启动,今年4月初已提前完成田野发掘任务。此次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共布5米×5米探方62个,发掘面积1550平方米,文化堆积2米。此次考古发掘为老城区内首次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的考古发掘,对研究九江古代城市生产生活、历史城区特点、空间布局特征和历史发展脉络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转自:江西发布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4月11日0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11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摄影技术的提升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全民摄影热情持续高涨。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摄影技术的提升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全民摄影热情持续高涨。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摄影技术的提升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全民摄影热情持续高涨。
11
当日,以“花期乡遇·游购平谷”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在北京市平谷区开幕。当日,以“花期乡遇·游购平谷”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在北京市平谷区开幕。
11
当日,赴缅甸开展地震救援的中国救援队、由中国军队参与组派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完成国际救援任务,乘坐4架中国空军运-20飞机从内比都抵达北京。当日,赴缅甸开展地震救援的中国救援队、由中国军队参与组派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完成国际救援任务,乘坐4架中国空军运-20飞机从内比都抵达北京。
10
春日里,各地春耕春管工作有序进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农忙景象。春日里,各地春耕春管工作有序进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农忙景象。春日里,各地春耕春管工作有序进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农忙景象。
10
近年来,有“雪域江南”美称的西藏林芝,在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中,通过“赏花+民宿”“赏花+文创”等复合经营模式,走出一条把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特色发展之路。据林芝市文旅局介绍,2025年4月4日至4月6日期间,林芝市累计接待游客20.86万人次,同比增长20.58%;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37.62%。
10
4月9日上午,赴缅甸开展地震救援的中国救援队、由中国军队参与组派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完成国际救援任务,乘坐4架中国空军运-20飞机从内比都启程回国。
09
当日,“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主要任务。
09
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调度,4月8日起,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流量,按日均出库流量10000立方米每秒控制,实施保春灌补水调度。
09
这是4月7日在日本大阪拍摄的世博会中国馆外观。新华社记者 杨光 摄  新华社大阪4月7日电(记者杨光)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将于4月13日开园,记者7日在现场看到,中国馆展陈已基本准备就绪。
0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