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视讯蒙|保护北极文化生态圈 大兴安岭在行动

2022-04-17 17:22来源: 新华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声视讯蒙|保护北极文化生态圈 大兴安岭在行动

  ↑2021年1月27日,大兴安岭深处的根河被白雪覆盖。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17日电(记者丁铭、哈丽娜、魏婧宇、赵泽辉)春天的大兴安岭,依旧是松桦相依,白雪皑皑。几只脖子上系着铃铛的驯鹿,从原始森林中缓步走出,它们因积雪而觅食困难,饥肠辘辘。身着鹿皮短袍的猎民古革军已备好豆饼,让他的驯鹿们饱餐一顿。

  古革军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这是中国唯一以饲养驯鹿为生的少数民族,有“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之称。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白兰表示,北极地区有许多民族以放牧驯鹿为主要生计。生活在大兴安岭林区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也因具有北极寒区特征的生态环境,而放牧驯鹿。

  大兴安岭林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北部,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这里生长着大片独具北极寒区特色的兴安落叶松,存在着适应极寒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拥有极具北极寒区特征的文化生态环境,使之成为中国的“北极秘境”。

声视讯蒙|保护北极文化生态圈 大兴安岭在行动

  ↑2021年8月4日,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吴玲芝在缝制一件兽皮衣。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中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保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早在1998年就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2015年4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从木材生产转向生态保护,20万林业人变身为守护森林的务林人。

  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陈佰山介绍,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20多年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建立各类管护站点511个,对“天保工程”区1.45亿亩林地进行了有效管护。

  20多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地面积净增138.74万公顷,达到1029.6万公顷。森林面积净增99.45万公顷,达到837.0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9.25个百分点,达到78.39%。森林蓄积量净增3.01亿立方米,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包国庆介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碳储总量约17.2亿吨,是一个巨大的“储碳库”。作为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北极泰加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中国泰加林区率先实施了碳汇交易。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林业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何友均说,大兴安岭森林蓄积和碳储量增长潜力巨大,调查并利用好森林碳汇资源对于中国遵循《巴黎协定》,保护泰加林资源和北极生态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声视讯蒙|保护北极文化生态圈 大兴安岭在行动

  ↑2021年6月8日,在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的一片森林中,当地的鄂温克族人举办了一场传统婚礼。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大兴安岭郁郁葱葱的森林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还孕育出鄂温克和鄂伦春两支民族,他们所形成的狩猎文化、兽皮文化、桦皮文化被称为“北半球渔猎文化的活化石”。

  在鄂伦春非遗馆,29岁的鄂伦春族姑娘吴晨丽正在制作“阿汗”(桦皮盆)。在她身旁,鄂伦春族非遗传承人吴玲芝耐心地为她指导拼接缝制技巧。

  鄂伦春非遗馆馆长宏雷说:“鄂伦春族把桦皮制品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大到一条桦皮船,小到一个针线盒,在鄂伦春族游猎生活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用途。”

  鄂伦春自治旗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子成表示,长期以来,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鄂伦春族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目前已成功申报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7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使鹿文化”也得到了有效保护。近年来,由于驯鹿近亲繁殖,面临着种群退化问题。为了保护这些驯鹿,延续“使鹿文化”,内蒙古森工集团从2017年开始,连续4年从荷兰引进244头驯鹿,复壮驯鹿种群数量和质量。目前,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近千头驯鹿已完成种群改良和优化。

  根河市委宣传部部长孙娟介绍,2003年8月,几百名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在根河市西郊的敖鲁古雅民族乡开始了定居生活。虽然告别了森林中的狩猎生活,但在山林里还保留着驯鹿养殖点。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11月27日,黑龙江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超级冰滑梯在建设中。今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在超级冰滑梯中融入万里长城的城墙和烽火台元素,让超级冰滑梯的“速度与激情”与万里长城的“雄关漫道”深度融合,尽显北国冰雪的雄浑之美。目前,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里,吊装、运输、切割设备轰鸣作业,工程车辆往来穿梭,陆续将有近万名建设人员投入各项建设工作中。
28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的枫叶迎来最佳观赏期,景区内的爱晚亭成为众多游客参观、拍照“打卡点”。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的枫叶迎来最佳观赏期,景区内的爱晚亭成为众多游客参观、拍照“打卡点”。
28
11月27日,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关键控制性工程——津沽海河隧道顺利贯通,为津潍高铁全线按期通车奠定坚实基础。11月27日,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关键控制性工程——津沽海河隧道顺利贯通,为津潍高铁全线按期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28
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11月26日,来自马来西亚的游客在西安市内免税店免税商品区选购香水。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西安市内免税店位于西安钟楼商圈,经营面积约2050平方米,分设免税商品区与有税商品区,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27
11月26日,在宁波市江北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师(右二)在青年夜校的服装设计课上指导学员。目前,“江北青年夜校”已开办7期,开设了小语种、舞蹈、音乐、服装设计等课程,累计服务青年学员9600多人。
27
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龙门阵大道的中国石化半山环道综合加能站是国内首座应用储氢井技术的加氢站。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龙门阵大道的中国石化半山环道综合加能站是国内首座应用储氢井技术的加氢站。
27
这是11月25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成功的模拟画面。新华社记者 王春涛 摄  这是11月25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过程的模拟画面。
26
11月25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在中国黄海海域顺利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在复杂海况下,“通浚”轮“智慧、高效、全能、环保”的先进特性得到验证,各项关键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标准。
26
11月25日在黑龙江哈尔滨拍摄的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建工程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11月25日,随着20万立方米存冰陆续运抵园区,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建工程正式启动。
26
11月14日,中国海警黄岩舰在黄岩岛领海开展常态化巡航(无人机照片)。近年来,我国海警在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守护海疆安全。近年来,我国海警在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守护海疆安全。
2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