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视讯蒙|保护北极文化生态圈 大兴安岭在行动

2022-04-17 17:22来源: 新华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声视讯蒙|保护北极文化生态圈 大兴安岭在行动

  ↑2021年1月27日,大兴安岭深处的根河被白雪覆盖。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17日电(记者丁铭、哈丽娜、魏婧宇、赵泽辉)春天的大兴安岭,依旧是松桦相依,白雪皑皑。几只脖子上系着铃铛的驯鹿,从原始森林中缓步走出,它们因积雪而觅食困难,饥肠辘辘。身着鹿皮短袍的猎民古革军已备好豆饼,让他的驯鹿们饱餐一顿。

  古革军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这是中国唯一以饲养驯鹿为生的少数民族,有“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之称。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白兰表示,北极地区有许多民族以放牧驯鹿为主要生计。生活在大兴安岭林区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也因具有北极寒区特征的生态环境,而放牧驯鹿。

  大兴安岭林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北部,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这里生长着大片独具北极寒区特色的兴安落叶松,存在着适应极寒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拥有极具北极寒区特征的文化生态环境,使之成为中国的“北极秘境”。

声视讯蒙|保护北极文化生态圈 大兴安岭在行动

  ↑2021年8月4日,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吴玲芝在缝制一件兽皮衣。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中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保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早在1998年就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2015年4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从木材生产转向生态保护,20万林业人变身为守护森林的务林人。

  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陈佰山介绍,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20多年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建立各类管护站点511个,对“天保工程”区1.45亿亩林地进行了有效管护。

  20多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地面积净增138.74万公顷,达到1029.6万公顷。森林面积净增99.45万公顷,达到837.0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9.25个百分点,达到78.39%。森林蓄积量净增3.01亿立方米,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包国庆介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碳储总量约17.2亿吨,是一个巨大的“储碳库”。作为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北极泰加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中国泰加林区率先实施了碳汇交易。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林业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何友均说,大兴安岭森林蓄积和碳储量增长潜力巨大,调查并利用好森林碳汇资源对于中国遵循《巴黎协定》,保护泰加林资源和北极生态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声视讯蒙|保护北极文化生态圈 大兴安岭在行动

  ↑2021年6月8日,在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的一片森林中,当地的鄂温克族人举办了一场传统婚礼。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大兴安岭郁郁葱葱的森林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还孕育出鄂温克和鄂伦春两支民族,他们所形成的狩猎文化、兽皮文化、桦皮文化被称为“北半球渔猎文化的活化石”。

  在鄂伦春非遗馆,29岁的鄂伦春族姑娘吴晨丽正在制作“阿汗”(桦皮盆)。在她身旁,鄂伦春族非遗传承人吴玲芝耐心地为她指导拼接缝制技巧。

  鄂伦春非遗馆馆长宏雷说:“鄂伦春族把桦皮制品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大到一条桦皮船,小到一个针线盒,在鄂伦春族游猎生活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用途。”

  鄂伦春自治旗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子成表示,长期以来,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鄂伦春族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目前已成功申报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7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使鹿文化”也得到了有效保护。近年来,由于驯鹿近亲繁殖,面临着种群退化问题。为了保护这些驯鹿,延续“使鹿文化”,内蒙古森工集团从2017年开始,连续4年从荷兰引进244头驯鹿,复壮驯鹿种群数量和质量。目前,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近千头驯鹿已完成种群改良和优化。

  根河市委宣传部部长孙娟介绍,2003年8月,几百名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在根河市西郊的敖鲁古雅民族乡开始了定居生活。虽然告别了森林中的狩猎生活,但在山林里还保留着驯鹿养殖点。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4月11日0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11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摄影技术的提升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全民摄影热情持续高涨。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摄影技术的提升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全民摄影热情持续高涨。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摄影技术的提升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全民摄影热情持续高涨。
11
当日,以“花期乡遇·游购平谷”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在北京市平谷区开幕。当日,以“花期乡遇·游购平谷”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在北京市平谷区开幕。
11
当日,赴缅甸开展地震救援的中国救援队、由中国军队参与组派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完成国际救援任务,乘坐4架中国空军运-20飞机从内比都抵达北京。当日,赴缅甸开展地震救援的中国救援队、由中国军队参与组派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完成国际救援任务,乘坐4架中国空军运-20飞机从内比都抵达北京。
10
春日里,各地春耕春管工作有序进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农忙景象。春日里,各地春耕春管工作有序进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农忙景象。春日里,各地春耕春管工作有序进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农忙景象。
10
近年来,有“雪域江南”美称的西藏林芝,在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中,通过“赏花+民宿”“赏花+文创”等复合经营模式,走出一条把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特色发展之路。据林芝市文旅局介绍,2025年4月4日至4月6日期间,林芝市累计接待游客20.86万人次,同比增长20.58%;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37.62%。
10
4月9日上午,赴缅甸开展地震救援的中国救援队、由中国军队参与组派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完成国际救援任务,乘坐4架中国空军运-20飞机从内比都启程回国。
09
当日,“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主要任务。
09
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调度,4月8日起,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流量,按日均出库流量10000立方米每秒控制,实施保春灌补水调度。
09
这是4月7日在日本大阪拍摄的世博会中国馆外观。新华社记者 杨光 摄  新华社大阪4月7日电(记者杨光)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将于4月13日开园,记者7日在现场看到,中国馆展陈已基本准备就绪。
0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